屋面水沟防水卷材做后怎么贴砖?金湾发展好还是斗门发展好

屋面水沟防水卷材做后怎么贴砖?金湾发展好还是斗门发展好

民生微实事

“民生微实事”,顾名思义就是指与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一些微小实事。如何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微实事”,通过“微实事”撬动“大民生”,最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考验当地政府社会治理能力。

今年初,珠海“民生微实事”项目重磅启动,首年安排3亿元资金,畅通民生福祉的“最后一公里”。近一年时间过去了,群众是否能感受到身边的“微变化”?哪些项目能让居民不吝啬点赞?作为“珠海能量榜3.0”的重要子榜单之一,南方都市报今天正式发布首届“珠海民生微实事百姓口碑榜”,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主题,以群众口碑为准绳,以市民的幸福感、收获感为出发点,遴选出珠海15件优秀“民生微实事”以及百姓口碑表现最佳的两个区。

榜单以百姓口碑和民情观察为依据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南都首届“珠海民生微实事百姓口碑榜”以珠海市民政局前期网络投票的大数据为主,结合南都珠海课题组发起的问卷调查、网络投票,并同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记者、社会组织代表等组成的南都民情观察团,围绕案例的创新性、反响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打分,最终遴选出年度“珠海民生微实事口碑榜”优秀项目,在充分吸收官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侧重以群众口碑为出发点,集南都智媒+社会合力,助推“珠海民生微实事”走深走实。

本次榜单由珠海市民政局前期筛选的75个“民生微实事”精品项目作为观察依据,对珠海各区、镇街民生微实事项目建设成效进行评估。此外,通过“政府权威数据抓取+媒体监测+问卷调查+网络投票+南都民情观察团打分”等方法,对珠海各区、镇街民生微实事项目进行综合评估。

榜单评估体系基于珠海对“民生微实事”相关工作部署,结合珠海出台《关于全面实施“民生微实事”的指导意见》《珠海市实施“民生微实事”工作指引》《珠海市镇(街道)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评分项目从需求广泛性和现实需要迫切性、项目策划科学性、项目成效、项目创新性、项目影响等五个维度展开。

每项案例榜单总分为120分,其中珠海市民政局评审成绩满分为100分,而在充分吸收官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南都珠海课题组将百姓口碑和民情观察这两项重要指数作为依据,分别设置了10分,侧重以群众口碑为出发点,优中选优评选出珠海本年度取得实实在在成效的“民生微实事”。

金湾斗门摘民生微实事百姓口碑奖

“民生微实事”项目是珠海全市范围集中启动的一个惠及民生的项目。自启动以来,珠海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市民生微实事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区、镇街、村(社区)三级书记亲自抓“民生微实事”的责任体系,将“民生微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特色项目一体推进。

本次榜单评选中,金湾、斗门以人民群众更好的获得感摘得民生微实事百姓口碑奖。南都珠海课题组通过网络公开向市民发放问卷,并收回近1500份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分析项目的市民知晓度、实施效果以及市民的满意度。

分析显示,“民生微实事”项目在镇区的效果更为明显。在题为“‘民生微实事’落地将近一年,你觉得珠海哪个区变化明显”的问题中,有52.78%的受访者选择了金湾区,有29.04%的受访者选择斗门区,另有15.94%的受访者选择香洲,有2.24%的受访者选择了高新区。

受访者认为金湾区变化明显,落地的项目数量达到2000多个。比如新的校车候车亭为学生遮风挡雨,新的消防设施消除潜藏多年的安全风险,新的便民文化活动为社区居民送去新的生活内容……

而作为率先出台“民生微实事”办法指引的斗门,同样赢得群众点赞信任。截至11月中旬,斗门区共征集“民生微实事”项目需求3429个,确定实施项目666个,涉及金额近1.2亿元,其中已完成项目452个,群众平均满意度超过95%。

旧墙得到了修复,荒草坪被改为停车场,村头广场建设了小公园……这些看得见的细微变化,真实地提升了珠海市民的幸福感。据悉,截至11月中旬,珠海全市超4000个“民生微实事”项目完成,惠及126万珠海市民。

值得注意的是,“民生微实事”项目征集不设门槛、不分户籍,所有辖区居民均可作为项目申报主体,广泛覆盖港澳居民、海岛居民和园区企业,聚焦独居长者、困境儿童、农村妇女、残疾人、外来务工者等群体的切身利益。

75个民生微实事精品项目优中选优

在珠海市民政局前期开展的75个民生微实事精品项目评选中,服务类、货物类、工程类总计有30个优秀民生微实事项目胜出。而本届珠海民生微实事百姓口碑榜则是充分吸收珠海市民政局成功评选经验的基础上,在30个优秀民生微实事项目中,侧重以群众口碑为出发点,优中选优评选出珠海本年度15件“口碑爆棚”的民生微实事。

本次榜单评选中,香洲区狮山街道东风社区新光里小公园整治项目、斗门区乾务镇湾口村“阳光照耀勿忘我”失能群体康复护理项目、金湾区平沙镇平塘社区采购微型救生屋及救生器材项目、香洲区凤山街道梅溪社区南洋埔水浸黑点整治项目、高新区唐家湾镇唐家社区舌尖上的未来儿童餐食教育项目等5个精品案例拿下最高分,获得珠海民生微实事金牌案例奖。

此外,有10个精品项目获得珠海民生微实事创新案例奖。这些创新案例中,既有社区、园区两手抓齐发力的心气,又有埋头将民生服务送上海岛的干劲;既有探索优化社区协商与“民生微实事”衔接,又有构建“1+1+n”城乡社区治理模式……一批批具有实实在在的民生微实事项目逐个落地,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珠海百姓,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的幸福并不是在颁奖典礼上获得,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在民生大事小事的解决中获得。基层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提升民众的满意度、幸福感。政府的服务好不好,关键还是民众说了算。此次南都发布的首届珠海民生微实事百姓口碑榜,无疑成了珠海政府部门办理民生微实事的一次检阅,它提醒各级政府部门,要不断拓宽官民互动的渠道,让民众的意见更直接、更完整地反馈给政府。只有这样,政府才能真正做到重民情、解民意、惠民生。

珠海民生微实事金牌案例

●狮山街道东风社区

破旧公园蝶变,投入百多万元

新光里小公园建成年代久远,设施破旧不堪、无运动、休闲空间,居民多次反映希望得到修整。目前,通过党组织共建方式,狮山街道党工委、东风社区党委与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委、珠海市农控集团党委、珠海市粤华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共同打造成新光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

据悉,该公园投入49.9万元“民生微实事”项目专项资金,和市纪委监委、市农控集团、水控、公安等外部资金100余万元。

●乾务镇湾口村

专业团队为6名失能村民提供生活照料

乾务镇湾口村有6名村民由于残疾、年老、重大事故等因素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在家,需要专业团队介入协助提升生活质量。通过实施本项目,专业团队为6户村民提供生活照料,满足其基本生存需求,提高老年人整体的生活质量。

据悉,本项目每周上门服务3次,每户服务不少于1个小时。截至10月18日,已开展康复护理服务56场,为服务对象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助洁助急助医、康复护理等服务336人次。

●平沙镇平塘社区

建4座微型救生屋,保障沿河两岸安全

平塘河两岸垂钓人员较多,周边也有8个居民住宅区域,如果有人不小心掉进河里,难以施救。为加强平塘河道两岸安全设施,该社区研究决定在平塘河道两岸主要垂钓地点设置4座微型救生屋和部分救生装备,救生屋分布位置,另外对岸平塘一、二、七队每100米设置简易的救生圈,25个。

●凤山街道梅溪社区

道路硬底化、新铺地砖,告别多年“水浸街”

南洋埔的房屋大多历史久远,由于地处低洼地带,每逢台风暴雨,南洋埔都会出现严重积水,不但给居民带来诸多不便,还会引发险情。今年,梅溪社区党委通过投入30万元“民生微实事”项目专项资金,铲除了周边的杂草,还将道路硬底化,并重新铺设了地砖。该项目不仅解决困扰南洋埔居民多年的“水浸街”问题,还对排水沟周边环境改造提升,改善南洋埔居民生活环境。

●唐家湾镇唐家社区

寓教于乐,帮助儿童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

为解决儿童食品安全健康与暑期孩童无人看管两大难题,该项目针对社区暑期无人看管的6-12岁儿童,通过“食物的秘密”“咕噜噜科学食验室”“米其林食育厨房”等寓教于乐的系列活动,让孩子学习膳食健康、食物营养等相关知识,培养儿童选择健康食物的能力,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发育和健康,让其一生受益。

据悉,该项目直接受益人次约300人次,间接影响人次约1500人次,服务对象对项目的满意度达到100%,孩子们对四色精灵配餐法的掌握也达到100%。

珠海民生微实事创新案例

●香湾街道北堤社区

七小门口安装风雨长廊

香洲区第七小学是老城区学校,每逢下雨天家长在接送小孩放学时,因周围无遮雨的地方,经常堵在校门口接送小孩,造成校门口混乱和堵塞,存在安全隐患。为确保学生及家长安全,通过投入19.81万元“民生微实事”项目专项资金,在香洲区第七小学门口北侧安装风雨长廊,为接送学生的家长遮风挡雨。

●吉大街道海湾社区

小区老公园焕然一新

海湾花园为海湾社区最大的小区,附近仅有一个公园,由于长期缺乏维护,设施久经风吹日晒,出现多处锈蚀和变形,老化严重,且地面破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投入17.18万元“民生微实事”项目专项资金,并积极撬动社会资金3.5万元,将社区小公园里的儿童设施进行翻新、设置健身设施及便民公厕,解决居民群众玩耍、娱乐、休闲、运动场地的同时,也带来了“方便”。

●凤山街道新溪社区

“z”形长廊遮风又挡雨

新溪社区党委在走访同乐幼儿园时发现学校附近没有公共休息场所,家长接送孩子时常遭到日晒雨淋。社区党委投入16.56万元“民生微实事”项目专项资金,并结合学校的特色,建设“z”字形长廊,为家长提供遮风挡雨的等候区。

●南水镇南水社区

63次敬老服务把爱送上门

项目直面特殊困难长者在家养老难的问题,精准对接服务需求,定制服务清单,长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点单”。旨在满足长者需求的同时,关注辖区残疾人的社会融入和就业需求,将养老服务与残疾人就业相结合,招募有能力的残疾人进行服务技巧的培训,待其合格后“接单”开展上门服务。目前,项目已为辖区内的困难长者提供了家居清洁、理发助浴、康复理疗、精神慰藉等服务63次,先后组织残疾人共计54人次参与上门服务工作。

●红旗镇八一社区

空巢老人吃上热午餐

项目针对八一辖区内的空巢、独居、行动不便或缺乏子女照顾的长者买菜难、做饭难、午餐缺乏营养的问题,通过培育一支社区送餐志愿队伍定期为社区有需要的长者配送营养午餐,让长者吃上了干净卫生、热腾腾的午餐,提高长者的用餐质量,并对长者进行动态关怀,切实提升了长者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赢得了群众对党的信任与拥护。

●井岸镇南湾社区

残疾人有了新技术走上新岗位

井岸镇持证残疾人有2044人,396个有就业能力残疾人存在就业需求。“十米阳光”残疾人洗车辅助就业培训项目,在井岸镇南湾社区开展实施以来,每周开展2-3次培训,每次培训1-2个小时,截至10月18日,共培训24次,培训课时56小时,培训残疾人10名。通过开展培训,促进他们的康复和个人发展,帮助他们掌握劳动技能,重新投入社会就业。

●白藤街道白藤社区

为老旧住宅添一份安全保障

白藤社区嘉俊楼一栋(华丰二区)、嘉俊楼一栋(华丰一区)、富丽花园、鸣星苑、福星苑、黑白楼(华丰一区22号)是开放式的老旧居民住宅,多数的住宅为出租房,无物业公司、无业主委员会、无维修基金,消防设施老化、年久失修,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为解决以上问题,项目实施为每栋大楼的每层楼梯间各配备2具灭火器、2个防毒面罩,放置在明显且易于取用的地方。项目共配备灭火器158具、消防器材箱79个、过滤式消防防烟面罩158个。

●斗门镇下洲村

下洲驿站变村民休憩新“地标”

下洲村公交站是村内唯一的公交车站点,避雨遮阳休息区由于临时搭建空间有限,功能过于单一,无法满足村民的需求。在公交站旁有一处占地面积约为76平方米的平房建筑,该平房长期空置。下洲村村委计划对该闲置平房进行升级改造,最终被纳入到斗门区2021年“民生微实事”项目实施清单,并升级改造为“下洲驿站”。据悉,每位来到这儿的村民都倍感惬意,这里不仅是村民的“候车站”,还是孩子们的“图书室”、妇女的“第二课堂”、长者的“娱乐中心”。

●唐家湾镇那洲社区

仅用11天为孩子建好“安全带”

那洲社区春彤幼儿园门口有一条急转弯的下坡路,未设置减速带,交通标识也不完善。该路段经常有车辆转弯下坡时来不及减速,对幼儿园学生及接送家长存在很大安全隐患。那洲社区党委迅速行动,实地走访该幼儿园,向相关负责老师详细了解情况,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项目从申报到完工仅用时十一天,在幼儿园门口前、坡下路段新增了3条减速带,竖立了2块学校路段警示牌,提醒过往车辆注意慢行礼让,为春彤幼儿园师生家长和周边居民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受益人群达2500人。

●万山镇万山村、东澳村

驱蛇服务保障村民生命安全

海岛地区山林茂密,天气潮湿炎热,特别适合蛇类生存繁殖,从早春到晚秋都是蛇的活跃季节。万山镇部分村民住在山边,经常与蛇相遇,存在安全隐患。万山镇人民政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向专业公司购买了驱蛇服务,开展集中清理整治,并分别在东澳、万山两岛的居民区放置驱蛇药罐。据了解,这种装置不同于以往的驱蛇装置,不怕雨水冲刷,稳定性好,有效期至少持续一个半月。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全贯化工网,仅在为您分享好文章,本文地址:https://www.quanguan0688.com/fangshui/16591.html
tpo防水卷材粘剂(防水卷材知识)
« 上一篇 全贯化工网
湿铺防水卷材辅助材料(自粘防水卷材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规范)
下一篇 » 全贯化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