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供应商?明日黑马股推荐有哪些

新洁能():价格、产能双击 盈利弹性凸显

类别:公司 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郑弼禹 日期:2021-07-05

业绩简评

7 月4 日晚新洁能公布2021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7 亿元-1.75 亿元,同比增长207%-216%。

经营分析

晶圆代工产能紧张,功率产品价格上涨来盈利弹性:由于晶圆代工产能特别是 主要使用的8 寸晶圆代工产能紧张,叠加下游受国产替代加速、新兴应用兴起等因素驱动需求旺盛,功率产品特别是 价格自2020 年四季度开始经历多轮上涨,随着各晶圆厂陆续上调2022 年代工价格,我们不排除 继续出现价格的普遍上涨。虽然公司代工和封测成本也有一定程度上涨,但是上涨幅度低于功率器件上涨幅度,从而使得公司毛利率得到大幅提升。

从8 英寸向12 英寸迁移增加产能和提升性能:在8 寸产能紧缺的背景下,公司是最早转向12 英寸产能的功率器件公司之一,并且得到合作代工厂的大力支持。我们预计2021 年产能增长约35%-45%,是少数在2021 年有大幅度产能增加的功率半导体公司。并且从8 英寸升级到12 英寸有助于提升功率器件一致性,提高功率密度和降低损耗。

igbt 是营收增长新动力:igbt 是目前增速最快的功率器件细分市场。公司推出了覆盖不同领域的igbt 产品线,掌握超薄芯片fs-igbt 等核心技术,我们预计2021 年igbt 收入将大幅增长,成为公司营收成长的新动力。

投资建议

我们上调公司2021-2023 年的盈利预测至3.8 亿元(上调22%)、4.3 亿元(上调13%)和4.4 亿元(上调6%),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过快上涨带来的经销商囤积库存风险、技术升级的风险、限售股解禁的风险

三峡水利():长江电力增持后比例达到20% 静待综合能源服务龙头腾飞

类别:公司 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博/唐亚辉 日期:2021-07-05

投资要点

事件:控股股东长江电力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持有公司股份数量为3.82亿股,占比达到公司总股本的20%。

股东:长江电力增持后比例达到20%或仅仅是开始。根据公司公告,2021 年2 月2 日以来,长江电力的全资子公司长电投资累计增持公司股份2139.93 万股,增持价格区间为8.40-8.90 元/股;增持完成后,长江电力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持有公司股份3.82 亿股,达到公司总股本的20%。我们分析认为,公司控股股东的一系列增持行为并不是孤立的事件,需要和公司资产重组后的一系列行动放在一起考虑,如果我们动态地观察和跟踪公司自资产重组以来的变化,会发现:1)2020 年6 月份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完成;2)8 月份公司半年报制定《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3)10 月份公司董事会决议修订高管人员年薪管理办法;4)10月份三峡电入渝正式落地;5)11 月份承接控股股东长江电力的乌东德、白鹤滩电站运维检修服务业务;实际上,从6 月重组完成到现在仅仅1年的时间,公司已经先后完成了:

一、机制上,通过薪酬体制机制改革充分释放员工活力;二、业务上,三峡电入渝标志公司成长逻辑兑现第一步;三、运维检修服务项目落地充分彰显大股东对公司的支持力度;从长江电力入主上市公司、到主导重大资产重组、到增持股份、再到三峡电入渝和电站运维检修项目的扶持,结合三峡集团承诺公司是集团内部唯一配售电平台,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成长性。

业绩:q1 增长符合预期,我们预计全年利润增速超过30%。根据公司公告内容, 售电量为31.17 亿度,同比增长17.72%;售电均价(不含税)为0.4187 元/度,同比增长0.50%,实现营收20.55 亿元,同比增长880.42%;归母净利润1.59 亿元,同比增长577.83%;扣非后为1.46 亿元,同比增长1425.71%,业绩符合我们预期。2017-2019 年拖累联合能源业绩表现的电解锰业务,从2021 年开始,获益于电解锰价格的显著上涨,预计该业务将在2021 年有亮眼表现。同时根据公司年报内容,2021 年,公司计划完成销售电量120.92 亿度、同比增长6.76%,实现营业收入107 亿元、同比增长103.57%,如果我们保守假设公司净利率水平与 持平(实际上由于q1 是全年来水最差的季节,我们预计全年净利率水平应该会高于q1),为7.72%,则对应2021 年归母净利润为8.26 亿元,同比增长33.23%。

估值及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的eps 分别为0.44、0.53、0.63 元,pe 分别为19、16、13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使得终端工业用电需求减弱,来水波动较大等

紫金矿业():经营业绩持续超预期 三大铜矿项目将迎来重大突破

类别:公司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孟峦/杨耀洪 日期:2021-07-04

经营业绩继续实现跨越式增长

公司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2-66 亿元,同比增长156.09%到172.61%。公司 实现归母净利润25亿元,据此推算预计 实现归母净利润37-41 亿元,单季度环比增长48%-64%,超市场预期。

我们认为,公司业绩超预期有几方面因素:1)矿产品金、铜、锌产量同比上升;2)铜、锌等金属价格同比大幅上涨。/q4// 黄金价格分别为1917/1876/1793/1817 美元/盎司;lme 铜价分别为6519/7278/8507/9690 美元/吨;沪锌价格分别为/// 元/吨。 金价虽有所回调,但铜、锌价格表现强势。

三大铜矿项目将相继投产,下半年铜矿产销量将大幅提升公司三大铜矿项目将相继投产,预计下半年铜矿产量相比上半年会有明显增长。1)刚果(金)卡莫阿-卡库拉铜矿一期项目第一序列年处理矿石380 万吨产能提前投产,于5 月25 日正式启动铜精矿生产。根据年度生产计划,今年预计生产铜精矿含铜金属8-9.5 万吨。2)塞尔维亚佩吉铜金矿()上带矿采选项目获得塞尔维亚矿业与能源部颁发的选矿设施试生产许可,进入试生产阶段,计划于今年9 月之前完成试生产阶段所有工作并提交矿业部验收。3)西藏巨龙铜业驱龙铜矿项目一期计划于年底建成投产,达产后预计年均产铜约16 万吨。三大铜矿项目都是公司在前期投入巨大资本开支的项目,即将迎来收获期。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进度不达预期,矿产品销售价格不达预期。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公司2020-2022 年营收为1957/2113/2209 亿元,同比增速14.1/8.0/4.5%,归母净利润为141.1/192.3/224.7 亿元,同比增速116.8/36.3/16.8%;摊薄eps 为0.54/0.73/0.85 元,当前股价对应pe仅18/13/11x。考虑到公司是国内有色上市公司核心标的,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且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中长期成长路径明确,未来有望跻身全球超一流国际矿业企业,维持“买入”评级。

广汇能源():项目进入收获期 迈入成长快车道

类别:公司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杨林/刘子栋/薛聪 日期:2021-07-04

公司进入项目收获期

公司成立于1994 年,2000 年上市,2002 年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2012 年成功转型为专业化的能源开发上市公司。公司立足于新疆本土及中亚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确立了以能源产业为经营中心、资源获取与转换为方向的产业发展格局,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同时具有煤、油、气三种资源的民营企业。公司在18-19 年投产大量项目,包括煤炭清洁炼化、红淖铁路等,这些项目在今年开始逐步贡献利润,在周期回暖的背景下给予公司很高的业绩弹性。

天然气业务贡献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公司自17 年开始进军lng 接收站领域,每年周转规模都在稳定扩张,lng 接收站是天然气领域的核心优质资产,具有很强的政策壁垒,利润高且稳定。

煤化工和煤炭价格弹性大

在低油价的背景下,油制烯烃成本优势明显,但近期国际油价中枢提升,导致油制烯烃成本上升,mto 装置盈利逐渐提升,甲醇价格不断上涨,煤制甲醇盈利有望提升。

随着“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的推出,动力煤产地安全环保检查严格,产地煤源紧张,而且由于行业整顿可能呈现常态化,减产限产可能会持续影响市场,预计2021 年煤价中枢上升。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21-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26.27/35.14/47.23 亿元,eps分别为0.39/0.52/0.70 元/股。因为公司属于周期成长股,若给与21 年整体11 倍的估值水平,市值目标280 亿左右,因此我们判断公司21年目标市值在260-280 亿之间,对应目标价在3.86-4.15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能源大宗品价格下跌;铁路运量低于预期;在建项目进度不达预期;新产品市场投放不达预期。

中航机电():21h1利润预增40%~60% 关联销售额度调增43% 关联存款额调增200%

类别:公司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花超 日期:2021-07-04

公司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40%-60%,业绩增长延续较好态势 盈利4.83~5.52 亿元,同比增长40%~ 60%,中位数50%,公司上半年航空业务收入同比大幅提升,非航空业务企稳回升,继续延续了较好的增长态势。按中位数计算,公司21 年单q2 盈利3.07亿元,同比增长9.51%,在去年二季度高基数状态下仍是正增长,整体利润上处于上升期。同时公司公告调增 2021 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其中销售产品、商品由70 亿调整至100 亿,增幅43%,存款限额由50 亿调整至150 亿,增幅200%,公司指出2021 年公司业务大量增长,集中收到客户大额预收货款,预付款越来越多地在中游公司体现出来。

航空主业突出,内生增长开始加速,将核心受益我国军民两大机电产业的快速发展

军机方面,军机机电系统方面仍将是公司未来两到三年内生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一方面,未来几年我国军机新型号换装列装处于加速态势,保持较高景气度;另一方面,机电系统综合化、多电化技术趋势决定了新机型中机电系统的单架价值量占比有提升,公司产品毛利率有望稳中有升;民机方面,以c919 为代表的国产大飞机适航取证顺利推进,未来需求旺盛,以及机电系统的国产化趋势将是拉动我国民机机电系统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公司民机机电系统业务有望伴随我国以c919 国产大飞机为代表的民机产业,未来体量上升一个大台阶。

中航机电作为我国机载机电系统主导地位公司,航空主业突出,内生增长稳健,将核心受益我国军机新机型换装列装加速以及新机型机电系统价值量占比逐渐提升两个主要增长逻辑,同时民机机电系统在以国产大飞机等为代表的民机中市场占有率逐渐提升,具备国产替代空间。公司是中航工业旗下航空机电系统业务的专业化整合和产业化发展平台,平台地位稳固,维持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净利润分别为13.16/15.85/19.97 亿元,eps 为0.34 元、0.41 元、0.51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27.5 /22.8/ 18.1x,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中航机电是航空工业旗下机电系统业务专业化整合和产业化发展平台,是我国军用和民用航空机电系统领域国家队,在我国航空机电产业中具有绝对龙头地位。公司的发展历经三次重大资产重组,实现从“小、散、弱”到“大机电”

的转变,最新季报显示,公司目前控股12 家、托管8 家机电系统公司等核心机电系统资产,形成了以军用航空业务为核心,兼顾民用领域协同发展,涵盖机电系统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

航空主业突出,内生增长稳健,将核心受益我国军民两大机电产业的快速发展。

公司从2013 年开始,陆续开展了12 家航空机电企业的资产整合工作,通过资产的陆续注入,公司的航空军品业务收入从2013 年的24.45 亿元,逐年提升至2020 年90.14 亿元,公司航空主业占比从36%提升至73.74%。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几年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1)我国航空装备处于换装列装的高景气阶段,公司处于产业主导地位,有望以高于主机厂的业绩增速继续发展。

2020 年我国空军要构建以四代装备为骨干、三代装备为主体的装备体系,以四代机、某通用型直升机等为代表的我国新式航空装备需求旺盛,增长交付快速增长。根据目前我国空军军机的装备数量和结构看,我国军机新型号未来十年的换装列装规模达4000 亿,对应机电系统市场规模达700 亿,年复合增速有望维持在20%以上。公司在国内军机机电系统占有绝对龙头地位,是中航工业旗下唯一的机电系统平台,产品已涵盖各机电子系统,基本垄断国内军机市场,将显著受益。我们认为:军机机电系统仍将是公司未来两到三年内生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主要受益的核心逻辑:一方面,未来几年我国军机新型号换装列装处于加速态势,保持较高景气度;另一方面,机电系统综合化、多电化技术趋势决定了新机型中机电系统的单架价值量占比有提升,公司产品毛利率有望稳中有升。

2)以c919 为代表的国产大飞机适航取证顺利推进,未来需求旺盛,以及机电系统的国产化趋势将是拉动我国民机机电系统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长期看,我国民用飞机机电系统总规模达3000 亿美元;中期看,至2020 年机电系统在国产民用飞机中市场规模达200 亿元;民机机电系统的国产化率也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依托军机航空核心技术优势大力拓展民用航空产品,已实现从国内机型配套向全球民机市场配套发展,民机产品配套从初级向中高级产品发展,从单个产品向系统级产品的发展。

c919 目前在手订单超千架,2021 将实现首批交付。根据商飞官网统计,截至2018 年6 月底,c919 累计拥有29 家客户共计1015 架订单,国内客户占比为96.65%。按照c919 目前的适航取证进度,预计在2021 年将首批国产大飞机交付给东航,届时意义重大。我国机电系统产品在c919 项目中有5 个系统先后与国外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其中液压、燃油、电源系统分别与派克宇航、utas组建了合资公司,高升力系统与moog 开展了项目合作,空气管理系统与 开展了项目合作,座椅系统实现自主研制。此外, 支线飞机实现5 个机电系统的自主牵头研制,实现了系统级研发、关键部件研制;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几乎所有机电系统实现自主研制等。综合看,公司民机机电系统业务有望伴随我国以c919 国产大飞机为代表的民机产业,未来体量上升一个大的台阶。

公司自2013 年托管18 家机电系统下属企业以来,截至目前已陆续收购了托管公司中的4 家,2018 年中调整托管一次,目前仍托管包括两个优质研究所: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原六〇九所)、航空救生研究所(由原国营五一〇厂、五二〇厂和六一〇所于2003 年整合而成)等在内的8 家公司。我们认为:不管是军机还是民机在综合化、多电化发展趋势下,现有机电系统“小、散、弱”的局面只能通过整合来建立系统供应商级的能力,中航机电作为唯一平台,在机载系统专业化整合,事业部管理的发展背景下,整合仍有望继续,核心优质资产注入将带动中航机电在系统级供应能力上再上升一级,协同效应有望进一步凸显。

投资建议:

中航机电作为我国机载机电系统主导地位公司,航空主业突出,内生增长稳健,将核心受益我国军机新机型换装列装加速以及新机型机电系统价值量占比逐渐提升两个主要增长逻辑,同时民机机电系统在以国产大飞机等为代表的民机中市场占有率逐渐提升,具备国产替代空间。公司是中航工业旗下航空机电系统业务的专业化整合和产业化发展平台,平台地位稳固、唯一,前期资本运作有序开展,后续托管优质资产有望持续注入,股权激励回购已完成也值得期待,维持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净利润分别为13.16/15.85/19.97 亿元,eps为0.34元、0.41 元、0.51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27.5 /22.8/ 18.1x,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远兴能源():天然碱成本优势突出 新发现天然碱矿开启长期成长新篇章

类别:公司 机构: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骥/任杰 日期:2021-07-04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以天然碱法制纯碱和小苏打的生产企业。公司深耕天然碱业(纯碱和小苏打),并布局煤化工(尿素)、天然气化工(甲醇)和煤炭产业。截至2020年,公司纯碱产能以180 万吨/年位居全国第四;小苏打产能以110 万吨/年位居全国第一,市占率约60%。2020 年纯碱和小苏打的产能利用率为81.43%和90.75%。

公司合成氨/尿素的产能为80/154 万吨/年,甲醇的产能为100 万吨/年,煤炭的产能为450 万吨/年。

天然碱法成本优势显著,新发现天然碱矿有望重塑国内竞争格局。制碱工艺主要有氨碱法、联碱法和天然碱法。2020 年,联碱法、氨碱法和天然碱法3 种工艺在国内的产能占比分别为46.96%、46.45%和5.39%。天然碱法生产成本低,且产出的纯碱质量高。公司天然碱法制碱的生产成本仅约550-650 元/吨,较采用联碱法或氨碱法的生产成本低400-500 元/吨左右,成本优势明显。公司参股的银根矿业于2021 年6 月取得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塔木素苏木天然碱矿的采矿权,银根矿业全资子公司银根化工规划配套建设年产780 万吨纯碱和年产80 万吨小苏打项目已取得项目备案文件,具备项目建设条件。若未来公司成功获得银根矿业的控股权,公司的纯碱产能将由原来的180 万吨提升至960 万吨,国内纯碱的供应格局也将改变,公司有望成为国内纯碱行业的绝对龙头。

去产能持续优化尿素供应格局,农业和工业需求保持稳定。2016 年后,受供给侧改革和下游需求影响,国内尿素产能持续下降。2016-2020 年淘汰产能达到1833万吨,新增产能470 万吨,国内尿素总产能从2016 年的8455 万吨/年下降至2020年的7092 万吨/年,降幅达16.12%,竞争格局得到明显优化。2020 年,国内尿素行业cr3/cr5/cr10 分别为30.66%/38.25%/54.20%,随着生产厂家向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行业集中度仍将继续提升。目前公司拥有尿素产能154 万吨,产能占比为2.16%。2019 年,子公司兴安化学30/52 化肥项目正式投产,尿素产能从100 万吨/年增加至154 万吨/年,带动尿素产销量快速增加,发展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全贯化工网,仅在为您分享好文章,本文地址:https://www.quanguan0688.com/jichuhuagong/17535.html
淮安氯化钠厂家电话?湖北省饲料质量监督检验站
« 上一篇 全贯化工网
氯化镁生产最大厂家(氯化铝废水怎么处理)
下一篇 » 全贯化工网